什么是认知?认知也叫再认。记忆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同回忆相对。是指当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出现在眼前时,觉得熟悉并确认是以前感知过的事物的心理过程。例如,回到久别的故乡,感到...
2024-01-05
认知兴趣,兴趣的一种。是指对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兴趣。例如,某个参加航模小组的中学生对飞行器原理的兴趣。
认知兴趣分为三个水平或三个阶段:有趣、乐趣、志趣,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相应提高,具体表现于由儿童成长为青年的过程中。
在有趣阶段,儿童以好奇的心理看待世界上的事物。例如,对飞机、轮船、新玩具产生直接兴趣。这时,兴趣一般不能持久,还带有很大的直观性和未分化性,是认知兴趣的初级阶段。
到了乐趣阶段,兴趣由多种事物转到少数或某一事物,开始探索事物的本质,当目的达到时,感到快乐和满足。例如,那个中学生对航空模型发生兴趣,研究它为什么会飞,并设法使它飞得更高、更远、更久,愿望实现后,向同学、教师、家长报喜。这时是认识兴趣的中级阶段。
当发展到志趣阶段时,青少年开始探究事物的客观规律,形成了中心兴趣,并把它与自己的信念和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感兴趣的事物,往往就是他所要从事的或正在从事的事业、职业的对象。那个中学生,也许进了航空学院,专门从事飞机制造研究,毕业后在实践中有所成就,或者当上了飞行员。
由此可见,认知兴趣是推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动力之一。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rzxlx/2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什么是认知?
相关文章
什么是认知?认知也叫再认。记忆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同回忆相对。是指当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出现在眼前时,觉得熟悉并确认是以前感知过的事物的心理过程。例如,回到久别的故乡,感到...
2024-01-05
本书涵盖了了解人类心智的所有基本问题,例如我们如何感知他人、事件及各种事物,我们如何记忆以及我们究竟记住了些什么,我们如何在头脑中组织信息,我们如何调集这些信息以及其他...
2024-01-05
什么是思维定势?心理学告诉我们:每当人们采取一次特定的思路之后,下一次就可能采取同样的思路。通过思维活动,观念与观念之间形成联系后,这种联系每采用一次,其联系就会变得更加牢...
2024-01-05
人脑有一种依据业已流行的传统观念而不是依据实际情况作判断、论是非的强烈倾向。往往有这种情况:当一种新事物、新理论刚出世时,总会受到各个方面的挑剔和反对,许多新发现往往...
2024-01-05
乌尔里克·奈瑟尔Ulric Neisser生于1928年,出生地:德国,基尔。卒于2012年,逝世地:纽约州,伊萨卡。毕业于哈佛大学与斯沃斯莫尔学院。乌尔里克·奈瑟尔的核心思想很多人将乌尔里克...
2024-01-05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在当时著名画家、和尚惠崇画的“春江晚景”一幅画上题诗,描绘了画面上生机勃勃的景象。全诗如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
2024-01-05
传说印度古代有六个瞎子,他们常听人谈起大象,可谁也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模样。有一天,这六个瞎子一起围住一头大象,各人凭自己手摸来“考察”大象的形态。第一个摸着大象的身躯,说...
2024-01-05
小明和父亲在马路上散步,走着走着,小明若有所思地向父亲发问:“爸爸,马路旁的树杆上为什么都刷了白灰?还有,路标竖杆为什么又黑又白?”爸爸听完反问小明:你知道“荷花虽美,绿叶相衬”...
2024-01-05
知觉是大脑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对于外界事物各方面属性的整体认识,是介于感觉和思维之间的一个认识环节。不同的人的知觉,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有时是巨大的。在实际生...
2024-01-05
在思维过程中,本质上不产生新东西,思维结果在常人意料之中的,我们称之为“再现性思维”。这种思维方法是从文献到文献,对现成理论修修补补,作点逻辑推理,在旧结论、旧学说中转圈子...
2024-01-0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