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学生砍死教授引热议 隐性心理问题需疏导

2025-03-28 心理健康
【摘要】:近日,“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付某砍死教授”事件震惊全国,这起校园悲剧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热议。议论焦点是,一个平时看上去极为正常普通的学生为何会突然


近日,“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付某砍死教授”事件震惊全国,这起校园悲剧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热议。议论焦点是,一个平时看上去极为正常普通的学生为何会突然犯罪?对于这样的学生,一般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案为何难起作用?

在“中国政法大学贴吧”,一个自称是付成励同学的网友证实:“他平时性格开朗,还在学校社团担任干部,能力很强,一点不像杀人犯。”上海某高校BBS上有学生认为:“现在学校里有些这样的同学,平日里没什么知心朋友,很孤独。我想,付成励可能一样吧。长期的忧郁积压在心里,总有一天爆发,最终导致的结果有两种,一是自杀,另一种是玉石俱焚……学校、老师又该做些什么呢?”

上海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大三学生小谢告诉记者:“那些曾经心理有问题的学生,从平时的神情举止就能看出来,我们只要躲远点就能避免危险的发生;可是现在不同了,一些平时很正常的学生,也可能属于心理问题人群。要是他们做出伤人举动,当真是无法防范。”

对于表面上看不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应该如何发现并进行干预?东华大学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主任严宏说:“这起事件表明,对于大学生的"隐性"心理问题应引起重视。”所谓“隐性”心理问题,就是指表面正常,实际却存在一定心理障碍,长期积累后有可能爆发的现象。严宏承认,因为这些人平时与普通人无异,想要发现他们并非易事。为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对他们进行前期干预更为重要。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673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精神绝望加速肉体的死亡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