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学会从细微表情变化中读出真伪

2025-03-31 心理健康
【摘要】:热播美剧《别对我撒谎》中,主人公卡尔用令人惊异的方法轻松破案:没有逼供、没有物证,只是和爆炸案嫌疑人聊了会儿天,捕捉到了对方耸肩、吸鼻子等几个转瞬即逝的表情、动

热播美剧《别对我撒谎》中,主人公卡尔用令人惊异的方法轻松破案:没有逼供、没有物证,只是和爆炸案嫌疑人聊了会儿天,捕捉到了对方耸肩、吸鼻子等几个转瞬即逝的表情、动作,便以此为线索找出了爆炸物的安置点,让人目瞪口呆。

他凭什么线索破的案?答案很简单,微表情。语言可以修饰,表情可以伪装,但本能做出的微表情,必定是真实的。利用脸部细微表情动作分析被观察者的肢体语言和微表情,就能判断出对方语言背后的真正意思,推测出他是否撒谎。

在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昨日(20日)心理学博士汪永光告诉记者,他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微表情,“当然不为破案,但可以帮助精神疾病患者正确识别表情信息,做出正常反应,能融入社会与人正常交往。”

表情,70%由眼睛表达

汪博士打开电脑,记者看到屏幕上是一双双眼睛,但传达出的表情不尽相同。记者认出了几张高兴、愤怒的眼睛,又看到了林黛玉那双脉脉含情的大眼睛,这是忧郁。

测试结果,仅凭一双眼睛,记者在34中表情中,答对了29个。而在汪博士的研究中,正常人能识别出30个左右,抑郁症患者平均只能识别出25个,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只会识别10个。

汪博士说,在与人交往中,有90%的非语言信息来自面部,眼、眉、嘴、鼻、面部肌肉的细微变化,都会表达不同的含义。而眼睛则集中了面部表情的大部分信息,从眼神中有时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坦然还是心虚,是诚恳还是伪善:正眼视人,显得坦诚;躲避视线,显得心虚;乜斜着眼,显得轻佻。

眼睛的瞳孔可以反映人的心理变化:当人看到有趣的或者心中喜爱的东西时,瞳孔就会扩大;而看到不喜欢的或者厌恶的东西,瞳孔就会缩小。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693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6幸福感百分百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