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弱定律是指在人际交往中,通过放低姿态,展示自己弱势的一面,反而能取得人们的理解,获得更多机会。1996年春,以登山为生的瑞典人克洛普与其他12名登山者一起登珠...
2024-01-06
马斯洛效应是指人的需要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构成的现象,即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1943年,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主要基于三种基本假设,即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人的需要按照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人们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一般来说,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其需要的发展过程,基本是按照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进行的,但顺序并非固定。
(一)学校教育
孔子曰:“不富不教”,即家境过度贫寒的人,很难接受教育。这是因为一个人如果饭都吃不饱,生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就无法集中精力去学习,很难进入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与之相似,2011年,民间发起的“免费午餐”公益活动引起了全国对于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生吃饭和营养问题的关心。为此,2011年10月,中央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无疑再次体现了教育中要满足学生的基本生理需求。有调查表明,吃饱早餐上学的学生,比那些不吃早餐参加补习班学生的学习效率要高。另外,如果教师一味地上课,剥夺学生的课间时间,高强度的学习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从而影响学习效率的提高。这种疲劳感像饥饿一样,也属于生理需求。
(二)婚恋家庭
在爱情和婚姻中,也同样存在马斯洛效应。生活中有很多相爱的情侣,会因为多种原因分手,比如金钱、房子、车子等等,但这些因素的背后往往存在生理需求、安全感、归属感等等。例如,小红一直有个追求者小马,他不仅家庭显赫,而且学识渊博,对小红一见钟情。可是小红觉得两个人没有办法在一起,首先是因为两人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北京,父母肯定不会同意她去北京,其次小马的家境和学历远胜于自己,未来是否会移情别恋?看到小红一直迟疑不决,小马就主动跟小红沟通。当知道小红主要是因为两地原因时,小马就主动提出要去上海发展,并在上海买房子。这样就打消了小红的顾虑,满足小红的安全感需求,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三)人际交往
马斯洛效应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可以通过迎合别人的话术将低层次的客户往更高的方向上引导,从而唤醒更高一个层次的向往。例如,马先生是一个做海产品贸易的生意人,最近想换一辆新车。当销售顾问小王知道后,忙说:“马先生,您真有品味!几个月前,咱们省的钢材大王林总也提了这一辆。你还别说提车后生意更加红火了,我看您提这辆车就很合适,一看您的品位就不凡,看来您也是未来的海产品大王,相信您提了这辆车后生意也会越加红火。您看您是做有息贷款,还是无息贷款呢?”于是,这单生意就做成了。上面的例子是我们常见的情景,通过反向利用马斯洛效应,贏得客户的信任,在交流中给客户留下满意的印象,最后促进了销售率的提升。
(四)工作单位
在工作中,马斯洛效应也存在其中。例如,曾经和同事一起下班,前脚刚迈出公司大门,这位在公司工作了快10年的仁兄,长吁一口气,如释重负地说:“终于下班了!”那种情形,好像刚刚经历了一场浩劫,现在一下得到了释放。一般来说,这种心态跟公司的心理环境有关。如果员工每天在公司都要处处提防、尔虞我诈,这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可想而知他们的工作效率肯定会下降。其实这背后的辛酸,内心深处想赶紧逃离的感觉,是源自马斯洛的第三层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缺少。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公司,一定要注重员工的心理建设,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让员工有真正的归属感,若在公司上班就像回到家里一样令人向往,那么这样的公司员工才会干劲十足,这样的公司在市场上也才有竞争力。
启示1:遵从需要规律,正视心理需求
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只有在满足最基本生理需要后才会转而追求更高级的需要。上述各需求层次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需求的五个层次之间依次递进。当低一层次的需求“相对”满足之后,追求高一层次的需求就会成为主导需求;并不是低层次需求“完全”满足之后,高层次需求才成为最重要的。另外,人们在某一时刻可能同时并存好几类需求,只不过各类需求的强度不同而已,但一般情况下会有一个是主导需求。
启示2:发现当下需要,积极自我实现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了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处于从属地位。这一点对于管理工作具有启发意义。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础是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人的内在力量不同于动物的本能,人要求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性和创造性的。因此,每个人可以通过发现自己的心理需求,来完善自我,实现自我。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105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示弱定律是什么意思?怎样学会示弱
相关文章
示弱定律是指在人际交往中,通过放低姿态,展示自己弱势的一面,反而能取得人们的理解,获得更多机会。1996年春,以登山为生的瑞典人克洛普与其他12名登山者一起登珠...
2024-01-06
人们为了缓解在追求预期目标失败时产生的不安心理,采用提高现已实现的目标价值和贬低原有目标,从而达到了心理平衡的现象,称之为酸葡萄与甜柠檬效应。酸葡萄与甜柠檬效应...
2024-01-06
因芝麻小事而大动肝火,以致因别人的过失而伤害自己的现象,称为“野马效应”。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常叮在野马的腿上吸血。它们依靠吸食动物的血生存,不管野马怎样...
2024-01-06
阿伦森效应是指随着奖励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阿伦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赞赏不断增加的人...
2024-01-06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演讲很让人感动,准备捐款。...
2024-01-06
电影《A面B面》中有这样的台词:人人都有精神病;有时候正常人的行为,比精神病还要疯狂;黑夜不是没有光明,只要我们能够看到黎明。“学心理的人是不是心理不正常啊?”和其他专业的同...
2024-01-05
我们来分享一个关于O小姐的故事。在心理学历史上,O小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病人,她是《歇斯底里研究》一书第一个病例中的患者,也是一位患有复杂的歇斯底里症的病人。O小姐是一位2...
2024-01-05
暴力倾向的人有什么表现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孩子有的时候会表现出主动攻击的特点。如在其他小朋友与他相安无事的情况下,他也会对其他小朋友突然发起攻击,从而挑起人际纷争的事端...
2024-01-05
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也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它扎根于每个人的内心,阅历丰富的成人也不例外,只不过他们能在嫉妒产生时,借助一定的自我疏导,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理智地控制自...
2024-01-05
概念化,从其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理论概念的具体化,在具体个案当中找到心理咨询理论概念对应的具体内容。概念化不是只找到个别概念在具体案例中的对应内容,它需要找到所有概念在案...
2024-01-0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