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系列位置效应?“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说的就是要在一年的开始和一天的开头做最重要的事情。这些现象很通俗,但也最真挚,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2024-01-06
齐加尼克效应就是因工作压力导致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应及时疏导心理上的紧张情绪,才能轻松高效地完成各种工作。人们在接受一项工作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紧张心理,只有当任务完成时紧张才会解除。
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将一批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同时完成20项工作。结果一组顺利完成了任务,而另一组却未完成。试验表明,虽然受训者在接受任务时均呈现出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其紧张情绪逐渐消失,而未完成任务者,紧张情绪却持续存在,且呈加剧倾向。后一种现象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这种效应启示我们:学习负担重,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学习效果就会越来越差。必须重视这一效应,采取有效措施,一是不要对学生提出过多、过高的要求;二是要设法帮助学生按时完成任务,以适当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学得愉快。
什么是齐加尼克效应?齐加尼克效应的启示和案例
心理学研究发现,工作中的人往往不停地收到叠加任务,因此,紧张状态时刻存在并叠加累积,长期疲惫不堪,最终导致神经衰弱和亚健康的出现。
甜甜是个文静的小女孩。她活泼可爱,学习也很用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独立完成,宇迹清楚工整,是老师们心目中的好学生。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怕当众表现自己。一听说要上台表演,情绪就极度紧张,所以效果总是不尽人意,她自己也很摸不着头脑。
针对这种情况,老师首先对全班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发现:15%的同学回答是:上台之前,心情紧张;22%的同学回答是:有点紧张;46%的同学回答是有信心,不紧张;另外16%的同学是“无所谓”的态度。总的来说有一半的学生是自信的,另外也有一半的学生还存在一定的紧张。针对学生出现的这种现象,老师认真进行了分析,找到了学生紧张的原因。
1.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老师发现她性格内向,自卑感严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她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甜甜的父母都是上班族,可两个人的性格都偏于内向,而且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格苛刻。父母的这种认识,也使得孩子的心理形成自卑,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学生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学生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学生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慢慢占了上风。
针对甜甜出现的这种情况,老师想尽办法,首先树立起她的自信,激发她潜在的动力,让紧张的情绪变得放松。语文课上老师特意把教学内容编成小品,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要表演,为了能让甜甜也积极参与到表演中,老师对全班同学说:“今天呀,我们请甜甜和她的同桌一起来表演好吗?”大家同意了。刚开始她默默地低着头,不敢抬头看大家,还不好意思地说:“我不行。”最后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她走上讲台,表现得还不错,同学给她鼓掌,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她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开心的笑容。以后,老师有机会就让她在同学面前表现,她变了很多,不再独处,课堂活动时主动参与,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经过几个月的心理辅导,老师发现甜甜比以前开朗多了,紧张情绪逐渐消失。在老师的引导下,相信她会一天比一天更有进步。
针对类似甜甜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放松自己的心情,正确地评价自己,这就是齐加尼克效应带给我们的启示。如果家长和教师不顾及孩子的内心感受和需求,很可能会引发孩子心理上的一系列问题,但如果能及时发现,及时化解,还是可以弥补修复的。因此,教师应与家长紧密结合,寻找孩子的“病根”,“对症下药”,让他们在闲暇中能有所顿悟,舒展心灵,热爱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在小学校园里感受到大学般的宽松氛围。给孩子松绑,给孩子多一些自由、自主,他们便会多生长出一些灵性、生气与创造。让学生有空闲的时间,从容消化所学,从容思考所学,让他们从容成长。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106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什么是系列位置效应?“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说的就是要在一年的开始和一天的开头做最重要的事情。这些现象很通俗,但也最真挚,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2024-01-06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人的行为由硬变为软的原因归于软化因素,这一现象被称为软化效应。软化效应是指能够创造一种使人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团结向上的人文环境。在管理学...
2024-01-06
情绪效应也称情感效应,是指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可以影响到对某一个人今后的评价。我们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如不能宽容待之,一时情绪激动,甚...
2024-01-06
什么是等待效应?等待效应是人们对某事的等待而产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利用这种效应,可以使人产生一种对新任务的等待心理,以促进人的工作兴趣、态度和行为发生积极...
2024-01-06
安泰效应是什么意思?“安泰效应”是指一旦脱离相应条件就失去某种能力的现象。“安泰效应”源自古希腊神话故事“安泰之死”。安泰俄斯是大地女神盖娅和海神波塞冬的儿子,...
2024-01-06
瓦伦达效应是什么意思?个体为了实现预期目标时所伴随的患得患失心态,称为“瓦伦达效应”或“瓦伦达心态”。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钢索表演艺术家,以精彩而稳健的高超演...
2024-01-06
暗示效应是什么意思?暗示效应是指用含蓄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或行为产生影响,使得被暗示者的言语、思想或行为与暗示者的期望相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美国兵力不足,...
2024-01-06
破窗效应是什么意思?破窗效应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
2024-01-06
投射效应是什么意思?投射效应是指个体将自己身上具有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的现象。早期,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投射是个体将自己的过失或不为社会认可...
2024-01-06
霍桑效应是什么意思?当人们知道自己成为关注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现象,叫“霍桑效应”或“宣泄效应”。1924年11月,以哈佛大学心理专家梅奥为首的研究小组进驻西屋...
2024-01-0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