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效应是什么意思?破窗效应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
2024-01-06
暗示效应是什么意思?暗示效应是指用含蓄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或行为产生影响,使得被暗示者的言语、思想或行为与暗示者的期望相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美国兵力不足,而战争又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就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了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并没有过多地对他们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让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接受教育、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服从指挥,如何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是什么意思?暗示效应的启示和应用案例
(一)学校教育
相比于大人而言,青少年更容易接受心理暗示。青少年的心智尚未发育成熟,更容易受到权威的影响,接受他人传递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所以在生活和学习中,家长和老师都可以做积极的心理暗示,引导孩子做出相应的正确决定。尤其是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若能有意识地运用暗示效应,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很多学校周一都有升国旗仪式,仪式上宜讲师生慷慨激昂的演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某种程度上讲这样的活动就是一个心理暗示的过程,让学生在每周伊始就精神振奋、意气风发。再如,对于考试中由于紧张导致发挥失常的学生,老师及时的肯定、有效的鼓励、正面的引导,有助于学生在下一次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二)婚恋家庭
在恋爱择偶中要学会暗示,比如说你有一个彼此都有好感的异性朋友,想要发展成情侣,如果你明白暗示效应就可以事半功倍。很多人在遇到心仪的人以后,总是想着被动等待获得爱情,这种守株待兔的态度显然是消极的。这个时候你可以积极地暗示对方自己对他的好感,让对方自己衡量该如何做出抉择。当你给足了对方暗示的时候,如果对方对你动了情,不用你主动,反过来他会向你示爱。毕竞你的暗示很明显,一方面是告诉对方你喜欢他,另一方面是告诉他“你可以追求我”。别小看了心理学上的“暗示效应”,可能有的时候一个举止并不是太明显,但是时间久了,不断的暗示行为累积起来的情感也是不容小觑的。那些之所以会以为暗示起不到太大作用的人,往往是因为他们把暗示当作了短暂性的行为。事实上,暗示效应之所以这么强大,是因为它具有长久性。长时间的暗示比较容易让对方在这样的环境下被感染到,从而能使对方变得主动一点,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总而言之,感情世界里想要另一个人也变得主动一点也不是不可以,你可以把你内心真实的想法变成看得到的行动来暗示对方,或许会收获一个更好的结局。
(三)人际交往
其实心理暗示在人际交往中也随处可见:一个人生了一场大病,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之后感觉状态还不错,决定出去走走。碰到了一个熟人,这人看着他很高兴,甚至有点羡慕地说:“老张气色真好!看来就是得多休息,你看你现在不仅胖了点,连皮肤都白了,看上去年轻了好几岁。”老张顿觉神清气爽,仿佛真的年轻了几岁。心情不错,身体仿佛也轻巧了许多,转到了菜市场,一个熟人惊讶地望着老张说:“老张啊!你这是怎么了?你看你脸色暗黄,气色这么差!看来病得不轻,好好保重啊!”老张顿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心情瞬间跌到了谷底,只想马上回家休息。正如上面这个小故事所说的那样,老张对自己身体状态的感知很容易被他人的言语所暗示,而产生相应的感受。因此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的言语和行为,通常会对对方产生影响,这个影响有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坏的。总之,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使用着暗示,或暗示别人,或被别人暗示,大家要学会用积极的暗示提升自己的人际关系能力。
(四)单位工作
暗示效应在单位工作中往往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举一个耳熟能详的例子——望梅止渴。东汉末年,曹操带兵打仗,在行军的路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方圆百里都没有水源,将士们都干渴难忍,有的士兵已经缺水晕倒。曹操在几番寻水均无所获时,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办法。他回过头,对正处于干渴中的士兵说:“将士们,翻过前面的那座山,就有吃不完的梅子。”士兵们一听到梅子,想起梅子那酸甜的味道,口中都不由得流出了口水。于是,士兵们突然都有了力气,奋力向前行进。最终将士们在“梅子”的鼓舞下,到达了有水的地方。在企业中,管理者通常会运用“暗示效应”,通过言语的激励、展望美好的宏图愿景,从而使员工不断发掘自身潜力,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企业员工做晨操,管理者不断说着“我能行、我可以”这样鼓舞人心的话,员工们也会受到感染努力工作。
启示1:积极暗示增强信心
积极的暗示可以提升个体的自信心,避免自我否定而带来的消极状态。一般来说,在竞技赛场上,竞争非常激烈,参赛者可能会受到比赛环境、比赛结果的种种压力,或因比赛时一时失利而放大自己的缺点,产生自卑、胆怯等不良心理状态。这时侯我们就可以适当地进行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是最棒的,后面还有机会。即使本次意外失败,至少让自己了解到自己有哪些不足,今后在训练中加以克服,下一次比赛就一定能成功。不仅是在竞技场上,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善用心理暗示,长久下去,相信你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启示2:积极暗示激发潜能
生活中,自我暗示往往会影响一个人潜能的发挥。比如,一位不善于表达的员工需要在公司大会上发言,他就很容易产生焦虑心理,甚至引起呼吸困难,头晕目眩的生理反应。这往往是心里一直受着“我不行、我不能、我会失败、我会出丑”的消极的暗示。因此,要学会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鼓励自己一定能行,克服焦虑,激发语言表达能力的充分发挥。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106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破窗效应是什么意思?破窗效应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
2024-01-06
投射效应是什么意思?投射效应是指个体将自己身上具有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的现象。早期,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投射是个体将自己的过失或不为社会认可...
2024-01-06
霍桑效应是什么意思?当人们知道自己成为关注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现象,叫“霍桑效应”或“宣泄效应”。1924年11月,以哈佛大学心理专家梅奥为首的研究小组进驻西屋...
2024-01-06
鸟笼效应是指人们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会被别人或自己用习惯思维的逻辑误解,不自觉地继续添加更多自己不需要的东西。1907年,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
2024-01-06
我们对经常暴露在眼前的人和事物会有好感,随着熟悉程度加深,也会加深对他们的喜欢,这种现象称为“曝光效应”。在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扎荣茨也进行过关于这方面的...
2024-01-06
青蛙效应也叫惰性自杀效应,指人天生就是有惰性的,总愿意安于现状,不到迫不得已多半不愿意去改变已有的生活。若一个人长期沉迷于这种无变化、安逸的生活时,往往会忽略周...
2024-01-06
权威效应是指一个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
2024-01-06
马斯洛效应是指人的需要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构成的现象,即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1943年,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
2024-01-06
示弱定律是指在人际交往中,通过放低姿态,展示自己弱势的一面,反而能取得人们的理解,获得更多机会。1996年春,以登山为生的瑞典人克洛普与其他12名登山者一起登珠...
2024-01-06
人们为了缓解在追求预期目标失败时产生的不安心理,采用提高现已实现的目标价值和贬低原有目标,从而达到了心理平衡的现象,称之为酸葡萄与甜柠檬效应。酸葡萄与甜柠檬效应...
2024-01-06
最新文章